中国虚拟天文台的“丝绸之路”
发布时间:
2018-09-14 10:29
修改时间:
2020-05-29 10:17
文章类别:
阅读次数:
5951

1

2018年2月6日,中国虚拟天文台悄悄地开通了一条横跨亚欧大陆的国际线路,从亚洲东部的北京直达欧洲腹地的德国法兰克福。

这条线路并没有出现在任何一张地图上——事实是,它并不存在于地上!这条由数字电缆和光纤组成的“丝绸之路”,看似细小,却实实在在是一条信息高速公路。而即将在这条高速公路上驰骋的,是一条条天文数据。

 

2

北京。

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信息与计算中心——中国虚拟天文台的实际办公地点,包括数据专家在内的工作人员正在如火如荼地筹备着两天后,也就是2月8日的新版万维望远镜发布工作。

万维望远镜最突出的功能之一,就是对天文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数据科学与视觉艺术在此交融,呈现出所得即所见的绚烂图像,使得用户可以制作美轮美奂的宇宙漫游。

若要实现在网页、客户端对天文数据的可视化展示,需要一个虚拟天文台的关键技术——HiPS 协议。

基于此协议,通过法国斯特拉斯堡数据中心(CDS)的HiPS处理软件对星表和图像进行处理,可以生成 HiPS 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直接通过浏览器访问,也可以通过一定的软件进行访问,包括万维望远镜。

目前主要的 HiPS 基础数据存储在国际站点。中国虚拟天文台的专家们镜像了9个核心常用的数据集,其中3个小体量的数据集已经使用普通方式传回国内。但是另外6个却存在体量过大的现实问题,数据总量约4.95 TB,文件数约2953万。

如今传输问题已经被摆到中国虚拟天文台那些数据专家的桌面上来了。

 

3

法兰克福。

这里处于欧洲中间的位置,从地理因素上看,若是在这里架设服务器服务整个欧洲,那么欧洲范围内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实现快速响应。于是阿里云成立了欧洲法兰克福节点。

国家天文台与阿里云签订合作协议并挂牌成立“天文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此时中国虚拟天文台的数据专家们通过阿里云的高速通道服务(Powered by CU),开通了从北京节点到法兰克福节点的高速通道。

为了高速传输,专家们配置好了两地路由器接口,可以像内网传输一样高速互通。试开通服务时,以10 Mb/s的速度试传,开通了一台虚拟机来进行传输服务,可以跑满进行传输。之后加大到100 Mb/s,在开通了三台虚拟机的情况下,使用分布式 OssImport 程序进行传输。进行了一个整晚的测试,带宽也可以跑满。

2月7日,带宽加大了到了500 Mb/s,虚拟机也加到了15台,启动了高速并行分布式传输模式,带宽很快跑满。至2月8日中午,所有数据传输完毕。流量带宽的使用情况如下图,在高速状态(500 Mb/s)下,每个小时平均可以传输200 GB数据。

经过这次传输实践,证明阿里云在数据的跨域、跨国高速传输中有着高效的能力。下图是传回的部分数据展示:

依靠传回的数据和中国虚拟天文台制作的 BASS 巡天 HiPS 数据,依赖于阿里云国内 OSS 服务,任何人都可以高效的浏览这些真实的星空画卷。

凭借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中国虚拟天文台将为广大的天文学科研工作者和科普爱好者提供更多便利的服务。

中国虚拟天文台 HiPS 服务已经正式上线,并即将在国际虚拟天文台进行共享。

 

)
Yang Hanxi
(文章编辑:
我们使用cookies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继续使用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按照我们的Cookie 政策使用cookie。
接受